暑假期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由基础医学院赵慧琳老师与医学影像学院韩青林老师带领、我院学子参与项目获3项省级奖项,此次获奖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敏锐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已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是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研究与实验设计赛事,旨在激发医学生创新潜能、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并加速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二等奖(基础临床赛道 · 实验设计类)
项目名称:幽门螺杆菌递送 CagA 促进肝癌的新型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及益生菌阻断策略探索
指导教师:基础医学院 赵慧琳
团队成员:刘擎、李金蕾、韩佳慧、丁翊萱(医学影像学院)
备赛期间,团队系统检索文献,反复凝练设计思路、完善实验数据、模拟答辩,对项目全程打磨。决赛现场,队员们逻辑清晰地阐述立项依据、技术路线与创新点,成员沉着应答,赢得评委一致认可,最终获东部赛区复赛优秀成果奖(省级)二等奖。
三等奖(基础临床赛道 · 创新研究类)
项目名称: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增强小胶质细胞胆固醇积累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机制研究
指导教师:基础医学院赵慧琳
团队成员:张文续、邓鲁凤(医学影像学院)、郭心怡、郝新艳
项目去年已获实验设计类省级三等奖,今年团队继续深耕,将构想转化为系统研究。成员自主构建 Hp OMVs 菌株及 Hp CagA 敲除株,综合运用 PCR扩增、Western blot蛋白检测、免疫荧光定位观察、生信数据分析等技术,证实“靶向调控PPARγ-ABCA1 信号通路可改善 Hp CagA 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胆固醇异常积累”,为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方向。深夜的实验室见证了他们的坚持与协作,最终再获东部赛区复赛优秀成果奖(省级)三等奖。
三等奖(交叉赛道)
项目名称:基于 MRI 影像组学和 3D Slicer 的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鉴别与模型测试
指导教师:医学影像学院 韩青林
团队成员:邱棋楷、李颖、周颖、王兴、张家维(五位同学均为医学影像学院)
项目聚焦乳腺肿瘤早期精准诊断,依托 MRI 影像,以 3D Slicer 完成高精度分割与三维重建,提取大量定量影像特征后通过机器学习进行关键特征筛选和模型训练,建立高敏感性、高特异性智能诊断模型。实测显示模型泛化能力与稳定性优异,可为乳腺癌早期筛查及精准干预提供新工具。成果体现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的深度交叉,具备显著科研价值与临床应用潜力。
三项省级奖励是我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力争在未来竞赛与科研领域再攀高峰。
![]() |